时间资讯网- 记录你的重要时刻
时间资讯网

时间资讯网

首页>时间资讯网>重要时刻

重要时刻

  著名作家叶辛 “蹉跎岁月”赋予的作家一生分享活动圆满成功

时间:2024-05-21 23:20:01 投稿:佚名 来源:用户投稿 37977次


  2024 年 5 月 21 日,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上海浦电路 438 号双鸽大厦 8 楼圆满举行。此次活动由潍坊新村街道办事处主办,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承办,邀请到了著名作家叶辛亲临现场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分享。

  活动当晚,众多参与者和粉丝们早早抵达现场进行签到,18:00 至 18:30 的签到时段,现场氛围已然十分热烈。18:30 整,马尚龙老师登台,热情洋溢地欢迎嘉宾叶辛老师。只见叶辛老师面带和蔼笑容,步伐稳健地在观众的掌声里和人群中走上舞台,他先以温和的语气向大家打招呼后,便开始缓缓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。他讲述时,时而表情生动,时而语调起伏,仿佛那些遥远的场景就在眼前徐徐展开,故事在他口中娓娓道来。比如在讲到知青岁月中的艰苦与欢乐时,他详细描述了知青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,以及夜晚围坐一起唱歌讲故事的温馨画面,讲到他当时写作环境的艰难,但是他依然坚持写作。他整个人清新脱俗,散发出一颗童真之心,简单却又充满智慧。在他分享的过程中,马尚龙老师不时根据叶辛讲述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,比如对一些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的深入阐释,其过程显得很是幽默和惬意。两大作家一问一答,配合默契,观众们听得入神,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。  

  叶辛老师在分享中特别指出,当下社会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,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爱情、不愿意步入婚姻、生育子女。他深切地觉得这一现象极为不好,对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诸多潜在影响。而叶辛老师也正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现象,所以才潜心创作了婚恋三部曲。马老师对此感慨万千,他表示,从叶辛老师的举动就能看出,优秀的作家无论处于哪个时代,都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深度思考。叶辛老师无论是在曾经的岁月还是如今的时代环境下,都始终怀揣着一颗为社会贡献心力的心,通过自己的文字去引发人们的思考,去尝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。  叶辛老师以其诸多经典作品如《蹉跎岁月》《孽债》《家教》等闻名,尤其是他的知青题材小说,影响深远,触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弦。而他后来创作的《孽债》改编成沪语版电视剧后,更是引发了现象级的万人空巷追看热潮。近年来,他依然笔耕不辍,其新“婚恋三部曲”备受好评。

  叶辛老师的感恩情怀也着实令人动容。他清楚地记得1979 年加入贵州作协入职时的情景,尽管自己因为专注于写作赶稿子而晚去报道,但领导依然给予了他理解和宽容,还照常给他发放了半个月18元的工资。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,他却一直铭记于心,足见他对这份关照的珍视。

  他的感恩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细腻,也反映出他对过往经历的尊重。

  这份感恩之心也激励着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善意和关怀,哪怕是小小的举动,在他下乡期间,农民们对他的一些善举,都在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。同时,叶辛老师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,在人生的道路上,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多么宝贵,而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善良和感恩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  整个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,从18:30 到 20:30,在叶辛和马尚龙老师精彩的讲述以及与观众的认真聆听中落下帷幕。当活动结束时,听众们还沉浸其中,感到意犹未尽。然而,时光总是短暂的,尽管大家都还想继续聆听和交流,但也不得不面对活动的结束。

  随后的拍照合影环节,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,想要用照片留住这难忘的时刻。每一个人都摆好姿势,与叶辛老师以及其他嘉宾一起,在镜头前留下珍贵的记忆。非常感恩马尚龙老师,让我们有幸近距离聆听叶辛老师讲述写作历程与心声,并且我还幸运地与两位老师合影,这实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。

  而最后赠书这一环节则充满了温暖和意义。叶辛老师新作《恋殇》带着墨香的书籍传递到幸运听众们的手中,仿佛是知识和智慧的接力棒,让大家可以在活动结束后,继续通过阅读深入感受叶辛老师的文学世界,进一步领略文学的魅力。这一系列的收尾活动,虽然简单,却也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,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。

  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这场活动不仅为大家呈上了一场文化盛宴,更让人们深入领略了叶辛的创作魅力以及海派文化的深厚内涵,同时也让人对那个年代进行反思与回味。相信这样的活动将会继续为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,让更多人受益其中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:林曦(中国晨报特约记者,上海作协会员)